越南战争中,美国军方曾应南越政府要求,使用橙剂打击北越游击队,有毒的橙剂造成河流、粮食和植物受污染。这场近代史上最致命的化学战,造成了战争结束后的60年内,大量越南民众遭受癌症和新生儿畸形的折磨。同时,橙剂作为除草剂在美国国内的使用,也导致俄勒冈州不少民众健康受损。同是受害者的法裔越南人活动家陈素娥和美国活动家卡萝尔,为此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艰难的法律维权之路。
这是一部记录片,讲述了一个曾经饱受社会紧张局势困扰的小镇的故事,它通过音乐有力地卷土重来,重新团结了社区。
《死亡帽谋杀案》独家报道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刑事案件之一,揭露了维多利亚州乡村一顿安静的家庭午餐如何导致三人死亡,而主厨兼主持人艾琳·帕特森却让全世界不解其原因。
A visionary, innovator, and originator who defied categorization and embodied the word cool: a foray into the life and career of musical and cultural icon Miles Davis.
On a cold November night in 1993, Wanda Lopez was stabbed to death while she worked at a Corpus Cristi Texas gas station. 21 year old Carlos DeLuna was arrested, and over the next six years, through his trial and subsequent imprisonment he protested his innocence, declaring that it was another Carlos who committed the crime. The prosecution insisted that this other Carlos was a...
几十年来,有些人一直怀疑可能还有其他人,能够与我们交流,甚至访问我们的世界的智能生物。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今天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宇宙中搜寻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2006 年,夫妻团队 Duncan Lorimer 和 Maura McLaughlin 发现了来自太空的神秘信号,称为快速射电暴。这是一个如此明亮的辐射脉冲,似乎不是由宇宙中任何已知的物体引起的。解释范围从碰撞的中子星到来自比我们更先进的外星文明的通信信号。
50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像洛里默爆发这样的奇怪信号。影片以科学家对地外智慧的最新探索结束。 Horizon获得了绿岸望远镜的电影研究人员的独家访问权,以寻找来自塔比之星的无线电信号,这颗恒星如此神秘,以至于一些科学家认为它可能被戴森球包围,这是一个由先进外星人建造的巨大能量收集器。
台灣本土文學詩人吳晟,有「國民詩人」之稱,以吳晟為傳記主角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他還年輕》,正式發布海報、預告,將於9月2日在全台上映,片中貼身記錄吳晟投入廣袤土地的情懷。 吳晟創作貼近生活、靠近土地自然,透過書寫台灣人、敘述台灣事、描繪台灣景的創作意念,充分表達台灣在地的原鄉情懷。其詩作〈負荷〉原創作於 1977 年, 3 年後被選為國立編譯館版本之課文教材,從此「甜蜜的負荷」變成親情的代名詞,40 餘年來,持續感動每一代的台灣人。在紀錄片《他還年輕》中,傳主吳晟感性地說:「讀詩還有感動,就表示生命還有熱情。」 紀錄片《他還年輕》自 2017 年起,以超過3年時間長期駐點的拍攝策略,跟著吳晟穿梭彰化鄉間、踏查濁水溪生態,亦飛住美國愛荷華回憶參加寫作班心情,至溫哥華拜訪亦師亦友的作家瘂弦,動人呈現吳晟與家庭、友人間的情感流動與影像語言。本片拍攝期間恰逢〈負荷〉的主人翁、也就是詩人的女兒吳音寧身陷北農事件風暴,這期間詩人無法寫詩,只能在面對生命最大挫折與衝擊中,勉強於谷底執筆記錄事件始末,寫成《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了詩人這兩年多的心情轉折,從憤怒、焦灼、掙扎,到重生與昇華,遂見證了詩是濁世最終的救贖。 詩人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片名的故事,來自於這位「國民詩人」在邁入21世紀階段,從2001至2014年的詩作選集名稱。吳晟謙稱,由寫作累積成著作的進度實在不容易,近年來他仍持續發表作品,今年也有新書持續推出,紀錄片《他還年輕》見證了「詩人不老,鬥志不滅」的年輕精神。 導演林靖傑11年前即因拍攝以作家王文興為主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獲得關注,不但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長片競賽優等獎」,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得最佳剪輯獎。林靖傑這次再度應邀擔任「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最新電影《他還年輕》導演,緊跟著吳晟的身影腳步,不但記錄了他對台灣土地的關懷,也透過攝影機,讓大家看見詩人在動筆的感性,以及筆下「最甜蜜的負荷」之由來。
罗伯特·克鲁伯是一位著名的另类漫画大师,他创造出的《怪猫菲力兹》更是首部限制级动画片。影片回顾了漫画大师的一生,采访了他的母亲、两个兄弟、妻子以及前女友等人,并挑选了他大量画作中的经典部分欣赏,一副副针砭时弊的的作品不断出自他的笔尖。 史上最佳20部纪录片之一。片子制作人是大卫林奇。 本片获 :1995年 国际纪录片协会最佳纪录片大奖 1995年 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摄影奖 1995年 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1995年 全美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1995年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1996年 美国导演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两位传奇人物在公众舆论的法庭上争夺着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艾普莉·阿什利,她因拥抱自己的跨性别经历而成为永垂不朽的先驱;而阿曼达·李尔,几十年来一直刻意否认和掩盖自己的过去。她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截然不同却又交织在一起的传奇。
该片记录了19岁的孤独症患者詹姆斯和妈妈的生活日常,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看到,音乐带给了妈妈不一样的力量。音乐,也让我们对未来,有所期待。
稿紙糊成的文學朱家,孕育出嗜字如命的傳奇姊妹——朱天文、朱天心。這對姊妹雖同根共生,但各憑本事在稿紙格線攻城占地,建立起風格殊異的強大文學國度。 文壇傳奇姊妹,姝途刻畫人生。姊姊朱天文在內斂靜氣中帶有高度敏銳的感知力,繼承父親朱西甯的書寫態度,不斷試探文風的翻新與可能,是鍊字成金的先知女巫;因發表〈小畢的故事〉與導演侯孝賢結識並長年合作,文學創作牽引她跨足電影第二人生,劇作數度叩關金馬獎與各大國際影展。妹妹朱天心,一身俠氣、浪漫直率,高中時期寫就的《擊壤歌》是青春世代必讀的自由宣言,如野火燎原般燃起閱讀風潮;她筆下有都市街弄裡漫遊觀察的感觸,也聚焦社運參與、族群認同的議題,時間雖淘洗歷史,但她的記憶明亮,以筆刻下的都算數。 《我記得》由小說家林俊頴執導,以長年友人的貼身視角,紀錄朱家姊妹的成長軌跡,從桂花樹下的家作為記憶的場景出發,在此雙姝少年師承胡...